從中美貿易、疫情爆發到烏俄戰爭,全球通膨、原物料上漲、缺工缺料…台商南向設廠後供應鏈重組,供需狀況變得複雜且充滿不確定性,不少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,不得不重新檢視企業之競爭優勢。
「理論比實務還務實」
「實務」為個人的經驗,而個人的成功經驗,倘若未經系統化的整理,難以複製成為另一個成功;就好比企業可能會遇到,重薪聘請的專業經理人,無法發揮重效或傳承過去成功的經驗。
一直以來,永續企業所推行「具有操作性的系統方法論」,係整合全球及歷代製造生產領域大師的經驗與專業知識,並於企業成功運用,有效提升產能與競爭力,以對抗外在環境。
是否有一套方法能夠協助企業經營者突破經營困境,而且適用於各種規模與不同產業?永續企業「九大系統方法論」,已歷經十餘年的實證,能夠近程轉換,協助企業提升經營效益,並且不斷地重複成功。
2022年後疫情時期,我們把重心放在「提高生產效率」、「低成本智慧製造」及「創造不可取代的爆款產品」,此次邀請以九大系統工具取得成果之企業家,回來永續企業分享:
「精實拉動」突破產能侷限 金瑞瑩工業/黃鉅凱總經理
大多數接觸過精實生產的人,都會先從完善(5S、目視化)、暢流改善(工站設計)或是單元設計開始著手,雖然在每一個區塊獲得效率的改善,但回歸到整體工廠的財務效益並不顯著,也可能會因此增加成本。
而我們認為,精實生產的核心就是「拉式生產」,有別於豐田生產系統的循環看板,只能應付少樣多樣的訂單;我們採用的是一次性看板,才能解決少量多樣的訂單,也能夠產出最高的具體效益,讓庫存或交期減少25%~50%,這也是最困難、最難學會的部分。先運用精實生產拉動,用最小生產場地、最低限度管理,產生最佳生產品質及最高生產彈性,達成製造的最大競爭力。
整頓不必要的浪費,訂製規則與標準化作業,把產線資源發揮最佳,並大幅減少製造成本,才能有機會實現自動化生產。
金瑞瑩工業–黃鉅凱總經理(以下簡稱:凱總),在2018年底,遇到中美貿易戰,客戶要求去東南亞設廠、大陸廠撤廠,當時接任總經理的他,設下五年要恢復兩廠營收的目標。在導入精實生產前,為了要因應行業內對交期30天的要求,所以19年來因生產嚴重延期加上品質不穩定,導致全年空運費破千萬的歷史新高,更嚴重的是因為無法滿足客戶需求而掉單。凱總當時聽到精實生產,認為是口號或是精神的象徵,很多客戶因推行精實,依然把庫存的重擔壓在供應商上,「精實生產工廠」是遙不可及的事。然而2020年疫情來襲才是真正的危機,有百分之八十的訂單停滯,讓凱總決心放手一試。
凱總親自帶隊至永續企業學習,總顧問–詹志輝老師在課程上的一席話:「精實不是專注在找尋浪費,而是在拉動的過程中,使浪費自然消失」,讓他印象深刻。
現在透過精實生產的淬煉下,初期預估產線推行後可比現況產能高出15%,不過仍需要每天加班至十點。但在學習並重新調整排單方式後,每一工站與製程都經過嚴謹的規劃及考量,每一個設計最終都要與整體工廠的「價值產出」有關。現在產能已比預期再高出23%,加班時數減少13%。2021年台灣廠,已經超過以往兩廠的總產能,員工人數與先前差不多、並未增加,而管理者也能全盤掌握整個工廠製程與產能。目前自行開發了一些半自動化機器取代人力,在透過工序整併確認生產效益後再決定投入自動化機器,現今接到大量單價格完全可以與中國比拼。「以前聽到別人的工廠能夠達成這樣的目標,我都心想這可能是騙人的;但是自己跳下去做,才知道,原來我們也能做到」,當年凱總甫接班時許下的目標,在達成後充滿成就感亦備感欣慰。
「概念工程」開創新商機 國睦工業/鄭舜遠總經理
二代接班後的國睦工業–鄭舜遠總經理(以下簡稱:鄭總),對於產品開發有很大的體悟與經驗。國睦的電動輪椅產製量曾經占全球15%,過去研發產品都是從ODM的客戶或是老闆的想法為主,或是看市場上哪些熱門的產品以此效仿設計,有單一需求或想法就設計開發,導致產品線不斷擴大。當時身兼業務及開發工作的鄭總,也到外處學習開發流程、考過NDPD證照,但始終沒有一套開發產品方法,可以清楚地讓他理解,什麼樣的設計概念或怎樣的產品規格,才能夠對應市場。國睦也有許多開發產品後完全賣不出去以及抄襲嫌疑的血淚史,留下的只有龐大的開發成本。
透過概念工程CDOC的路徑方法,從概念(Concept)、設計(Design)、優化(Optimize)、量產(Capability),國睦逐步展開第二代樓梯升降椅。從顧客群體、競爭對手、價格範圍以及區域等數據研究,把產品的核心概念定位出來,透過使用者地圖與客戶深度訪談,才知道以往製作的產品,並未提供顧客便利甚至造成不便,鄭總在收到訪談報告時非常震驚,大嘆「這完全違背了我們公司品牌的核心價值」。在概念工程驗證階段,篩選出產品的主要功能以及差異化概念,能夠一下子就抓到新產品的核心要點,不僅能夠滿足顧客的需求,也能解決一直無法克服的痛點,更比競品做出差異化。
I『’』m possible,一點改變、創造無限!永續企業將持續分享知識、進行產業相互交流,期望在嚴峻環境下,透過九大系統工具的實踐,讓企業在穩定發展中,得以突破產能侷限、開創新商機,進而做到永續經營與社會責任。